沒說的真相,無論是說謊還是誤導,終究會傷害到人

 

美冴交代小新下午要照顧小葵,結果不意外小新還是跑出去玩,並且幸運搶在美冴前一步回家。美冴開門一看到小新,家庭主婦的第六感馬上逼逼叫:

美冴:「小新…你該不會跑出去跟正男鬼混了吧…」

小新:「沒有啊~」

美冴:「好乖,冰箱有布丁喔~」

小新沒說謊,因為他是跑出去跟阿呆鬼混。

以上這段是人類用「嚴格來講不算說謊」的話語誤導其他人類的例子。作為社會性動物,考慮到必須長久相處的我們都不是騙人大師,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一整輩子只需要講實話就可以應付過去,不過對於多數人來說,若是真的必須隱瞞些什麼,那麼「誤導」(misleading)似乎是比「說謊」(lying)稍微好一點點的選擇。想一下,假若小新是這樣回答,你是否會覺得更糟糕:

美冴:「小新,你該不會跑出去跟正男鬼混了吧…」

小新:「沒有啊,我沒有出去~」

美冴:「好乖,冰箱有布丁喔~」

傳統上,對於說謊跟誤導,哲學家的判斷跟一般人接近。例如康德認為說謊無論如何都是錯的,但隱瞞跟誤導則尚可接受。在有名的「被兇手追殺逃到你家」例子裡,康德認為,當你藏好被追殺的無辜民眾,接著去應門,發現兇手站在門口時,若你為了救人而對兇手說謊,對康德來說這依然是道德錯誤。

然而,雪菲爾大學的哲學家 Jennifer Saul 的想法跟一般人不一樣,她認為,只要動機跟效果保持不變,那麼,一個人選擇說謊或誤導來達成目的,並不會影響該行為的道德評價。換句話說,Saul 認為,不管是說謊還是誤導,會影響道德評價的只有動機和效果,而不是說話者選擇的方案。

花生謀殺

首先, Saul 指出,在一些情況下,從「說謊」轉為「誤導」,並不會讓行為變得比較可以令人接受:

花生謀殺:誤導

弗力達對花生嚴重過敏,喬治計畫利用這一點謀殺他,於是邀他來家裡吃飯。弗力達看著桌上的炒盤,問說:「這個有炒花生進去嗎?」「沒有啦! 」喬治的回答不算錯,因為雖然炒盤用的是花生油,但沒有真的放花生。然後弗力達吃了就死了。

在這個原版故事裡面,喬治是藉由誤導來讓弗力達吃下含有花生油的炒盤,最後促成他的死亡。這當然是道德上錯的。

然而,想想看,假若當初喬治的回答是下面這樣,你是否會認為他的行為更罪加一等:

花生謀殺:說謊

弗力達:「這個有炒花生進去嗎?」

喬治:「沒有啦,這盤對你來說超安全的」

在這個故事裡,喬治是藉由說謊,而非誤導,來促成謀殺。如果在道德上,說謊總是比誤導糟糕,那我們應該會判斷,喬治在「花生謀殺:說謊」裡的行為,比他在「花生謀殺:誤導」裡的行為更壞。然而,我們真的是這樣想的嗎?

Saul 認為,喬治到底是藉由說謊還是誤導來欺瞞弗力達,應該幾乎不會左右一般人對喬治行為的評價。因此,他主張,至少在這類情況下,誤導和說謊在道德評價上沒什麼差別。

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說謊的喬治比純粹只是誤導的喬治更糟,然而若是這樣,我們應該來想想,說謊和誤導到底有什麼重要的差別,使得這樣的不同浮現。

一個可能的猜想是:比起誤導,說謊有更高的「欺瞞成功率」,因此說謊比誤導更糟糕。初步看來,這似乎是合理的說法,然而這種說法和 Saul 的理論其實沒有衝突,因為 Saul 的主張是:

只要動機跟效果保持不變,那麼,一個人選擇說謊或誤導來達成目的,並不會影響該行為的道德評價。

若在某情況下,說謊的「欺瞞成功率」比誤導更高,那這兩種行為的效果就不一樣,因此它們會被排除在 Saul 的理論的處理範圍之外。

一般來說,有什麼理由認為說謊比誤導更糟?

在初步建立了「說謊和誤導一樣糟」的可能情況後, Saul 進一步討論,一般人通常是基於什麼理由,而認為說謊比誤導更糟。

「相信」的責任

有些人認為,說謊和誤導的重要差別之一,在於它們「成功欺瞞」的機制不一樣。在說謊的例子裡,「成功欺瞞」是來自於聽者相信了說話者講的話;在誤導的例子裡,「成功欺瞞」不但仰賴聽者相信說話者講的話,還同時仰賴聽者自己「依照其他資訊」做出來的一些推論(白話:腦補)。你可以想像,如果喬治夠無賴的話,他在「花生謀殺:誤導」之後,會如何辯解:

喬治:「我那時頂多只是表示『那裡面沒有花生』,又沒有說沒有花生油!弗力達自己不確認清楚,怪我囉?」

呃,如果你覺得喬治已經是殺人犯了,說破嘴也無濟於事,可以自己想像一下其他例子。總之,這樣的差別,讓一些人認為:在一個成功的「誤導」背後,被誤導的人也必須附上一定的責任,而說話者的部分責任,就這樣被分擔掉了。所以,當其他條件保持不變,「誤導」別人的責任,會比「說謊」的責任要再輕一點。

是嗎?若「犯案得逞」當中有部分是受害人促成的,那犯人的部分道德責任,就可以被受害人分攤掉嗎? Saul 懷疑這一點。她認為,要真的是這樣,那當白目的有錢人到處炫耀財富,又大喇喇地顯示自己沒做好保全措施,因此被搶劫得逞,我們應該會認為搶匪犯下的道德錯誤「沒有一般情況下那麼壞」,因為這場犯行得以成功,受害者也幫了一把,因此分擔了搶匪部分的道德責任。

Saul 認為,我們當然不該這樣判斷:即使我們能責備受害人不夠小心,這也不代表搶匪的道德責任因此就被分擔掉了任何一點,這應該是兩回事才對。因此,Saul 主張,基於類似的想法,我們也不該覺得,在誤導成功的場合,說話者的部分道德責任可以被受誤導的人分擔掉。

我們偶爾可能需要說點小謊

哲學家 Jonathan Adler 曾經指出,基於人類有時候確實有合理的理由必須去欺瞞別人,我們的溝通規範必須容許一種「比說謊稍微好一點點」的欺瞞方式。根據 Adler,這種欺瞞方式就是誤導,而用以區分說謊和誤導的溝通規範,就是:

Adler 的溝通規範

人有義務盡量保持自己的話語為真,而這些話語的其他效果,則比較無所謂一點。*1

在這種「精心安排」之下,Adler認為,我們就有了一種能在「盡量說出為真的話」的同時達成欺瞞的方法:誤導。

值得注意的是,Adler 並不是真的在為人類設計一份溝通規範,他做的事情比較像是:觀察人類的溝通生態,並猜測這些人共有的那份溝通規範到底長什麼樣子。

Saul 基本上同意人有時候會有合理的理由去欺瞞,也同意我們因此必須要能夠以「比說謊稍微好一點點」的方式來欺瞞別人。然而,Saul 指出,要達到這個可能性,我們不需要像 Adler 建議的那樣,採取一個訴求「盡量保持自己的話語為真」的溝通規範。Saul 認為,有一個更簡單的溝通規範可以達成 Adler的訴求,就是:

Saul 的溝通規範

如果你有好理由欺瞞,那你就比較沒有責任說真話。

「Saul 的溝通規範」一樣可以處理白色謊話、幫好朋友躲避納粹追捕等狀況,同時又不需要區分謊言和誤導。

所以說謊和誤導之間真的沒有道德差異嗎?

雖然 Saul 主張說謊和誤導本身在道德上並無二致,但她也同意,在一些特殊情況下,當事人在說謊和誤導之間選擇哪一個,確實可以作為評價他言行好壞的線索。

給善良人士的刻板印象

因為我們一般來說都認為說謊比誤導糟糕,所以如果你是個會因為自己做了壞事而難過的好孩子,當你遇到不得不欺瞞別人的時候,你比較容易選擇誤導而非大喇喇地說謊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的選擇就可以當作道德上正面的線索,來評價你的行為。

為了投機取巧而不說謊

然而,類似的考量也可能有相反後果。因為我們一般來說認為說謊比誤導糟糕,所以像是「花生謀殺:誤導」裡面的喬治這類預謀犯,有可能已經盤算好要在法庭上以「我至少沒說謊」來開脫,因此刻意選擇利用誤導,而非說謊來犯案。在這種情況下,選擇誤導而非撒謊,可以說是彰顯了當事人的預謀和惡毒,因此可以作為道德上負面的線索。

非得說謊不可!

在「被兇手追殺逃到你家」的例子裡,若你認為任何的不確定和猶疑都會引起兇手懷疑,因此決定放棄誤導直接說謊,對於一些人來說,這份確切想要救人的決心,反而可以在道德上加分。

就去說謊吧!

Saul 這篇登在《Analysis》上的文章,標題為〈Just go ahead and lie〉。若你有好好看上面的討論,會知道她並不是在鼓勵說謊,而是想要指出:若你被迫在說謊和誤導之中擇一,並且你可以確定自己並不在上述提到的那些「說謊和誤導的差異能成為道德上的線索」的特殊情況裡,那麼,與其辛苦編織一個恰到好處的誤導話術,還不如就直接說謊了吧!畢竟,若 Saul 上述的說法是對的,那麼,在這種情況下,你不管是說謊還是誤導,都一樣好(也一樣糟)。

當然,考慮到一個謊需要三個謊來圓*2,說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,對我們來說最好的選擇,或許還是隨時小心不要讓自己陷入必須說謊的情境。

NOTE

  1. 有些人會想到,在這裡應該用「保持自己的話語跟自己的信念一致」。你是對的。
  2. 另外一種說法是「一個謊需要一百個謊來圓」,但我覺得這有點誇張。

我的感想:實話可能使結果一開始就不好,善意的謊言也可能導致不好的結果,善意的誤導也許不是一件很壞的壞事,但真誠的實話與認錯才能使人生美滿而正直。

 

本文轉載自《哲學雞蛋糕

發佈留言